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AMT—领先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发表于 2016-6-20 08: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国外的Google、Apple,到国内的BAT(百度、阿里、腾讯),科技圈已经被人工智能、VR等热门词汇包围,所有的科技大鳄一起为人类规划出这样一幅前景:
  早上起床,窗帘自动打开,电饭煲自动煲粥,室温根据天气、主人习惯开始调节,刷牙洗脸时,镜子中自动根据人映射的形象搭配当日服饰,并提供伞、口罩等携带建议,你对着某个方向问一句,"今日股市情况?",中央语音系统开始播报数据,并提供投资建议,同时,您的手机开始告诉你今日的行程预约情况
  未来美好的场景,在某种角度来看,似乎就是现在各种应用的升级版的综合,家电设备的"智能"、金融分析系统的"智能"、天气应用的"智能"现在依存于手机设备的应用,未来都可能是"天网"(人工智能的城市化、地球化,欧美科幻片的用词)的逻辑基础。
  
  初露端倪的人工智能"管家"形象
  无论是智能家居环境,还是语音助手的升级,甚至声音、人脸识别,以及增强现实的现实叠加信息,无疑都是人工智能在各个方面的体现,而我们也可以发现所谓"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体现,即强人工智能的表现,便是能够进行下一步决策的自我判断。这也被认为是"智慧"的产生。
  然而目前所有人工智能的想象,哪怕是无人驾驶技术,都是在模拟一个人类的助手、管家形象,解放人的双手、双脚已不在话下,它存在的更大的意义在于解放人类的大脑以人类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解决基础策略决策、深度决策的建议。虽然这个场景很宏大,按照科技摩尔定律的发展,机器思维的带宽无限延展,即将达到摩尔定律的极限,但是现有应用理论的开发、发展已经可以想象,亟待基础理论的补充。
  Google的AlphaGo在2016年4月份的围棋游戏中击败了顶级专业棋手李世石,其使用的是来自Google前两年收购的DeepMind开发的蒙特卡洛树搜索启发式搜索算法,而这种算法又根据的深度学习中的神经网络学,一种模拟大脑思维的算法。当然,目前更多的围棋机器仍依托于多主机宽带宽的可能性计算。在这场PK中,不仅体现的是算法的精进,更是体现了人类对于模拟自身思维方式的追求。
  这意味着机器实现真正"智慧"或者"意识"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想象中的"管家"形象,却可以实现低版本的不断升级。
  Google工程师杰夫迪恩近日表示,人工智能实际上正在逐渐加快着发展的步伐。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副总裁洪小文表示,2016年我们将能够看到拥有"类人"智能的私人助理服务。这听起来很像Facebook的虚拟助手M,马克扎克伯格也在试图通过信息来模糊人工智能和人类智力之间的界线。
  而这些虚拟助手唯一例外地尽忠职守在为"主人"的行程做提醒、安排上。Facebook对外声称,其虚拟助手M不仅可以安排投递鲜花,还能提醒用户天气、帮用户买电影票;而Apple的Siri也早就可以根据日历提醒行程,甚至调用手机内的应用为用户服务。
  "行程"、"提醒"成为智能管家的初画像,而这些所有的功能需求,几乎都是基于"闹钟"/时间及LBS的地理位置。
  为什么是"闹钟"?
  "闹钟"从功能机时代开始便扎根于手机,刚开始它提醒人们早上几点起床、几点开会、几点下班,后来它和日历融合,提醒你亲友的生日,或者其他重要的日子。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时间工具。
  为何"时间"工具成为未来生活画像的纸张事物、行程是色彩,而人类与智能机器则是画笔"时间"之于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可以发现,不论过去、现在、未来,生活的重要维度便是"时间",或者是基于位置的时间,所以许多行动的开展也离不开"时间"这个原始参数。智能管家需要根据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可预测的会发生的事情是什么,什么时间不可预测的发生事情的可能性有哪些。
  
  关于"时间"应用,我们已经展开了哪些想象?
  "时间"工具,是所有应用工具的基础。同时,我们对于"时间"的需求也有很多,这也导致了在基础应用工具中,如计算器、手电筒、收音机、地理定位的应用中,"时间"工具玩出的模式是最多的。
  
  搜索安卓手机市场(豌豆荚、小米应用市场、华为应用市场、360手机应用)、Apple AppStore,可以发现"时间"类工具,以效率类占大头,分门别类,可以列出八种数百款应用:
  1、时间记录(纪念日、倒数日)
  最美时光、倒数日、那天等应用,旨在帮你记住一些重要的日子,或者标记一些重要的日子,并进行倒计时,适合情侣、考生等人群。
  2、时间显示
  虽然时间显示已经是手机的基本功能,仍有一些应用致力于显示这一块看似红海,实则可能性小也无人经营的领域,比如精准时间,一个帮你显示手机时间和网络时间差别的应用,比如iWorld,一款全球600个城市时间覆盖、全球时区查询的应用。
  3、日程管理(记录日程、发现日程)
  时间表等应用,一边提醒你每天需要进行的日程,一边用发现频道告诉你还有那些日程可以添加,虽然这些"发现日程"都是球赛和常用考试题型,这些与大多数没有什么关系的日程。
  4、每日签到(考勤)
  常见的考勤系统,是集中于工作场景中的时间工具,比如口袋助理,既可以上下班打卡,也开拓了社区功能,作为办公室的聊天工具,可以汇报工作、预约客户。
  5、时间统计
  爱时间等应用,告诉你"我的时间都花到哪里去了?",记录每天在各类事物上所花的时间,根据天、月两个维度进行统计。
  6、任务监管(拖延症类)
  拾光、种子习惯、冉冉等应用,通过邀请监督人、分享社群邀请监督等形式对自己设置的日程安排进行监管,实质上也是效率管理的一种形式。
  7、任务清单
  Wouderlist、计划30天、日程宝等应用,记录想要完成的任务清单,部分可设置统计曲线,对任务进行开始、完成等操作。
  8、效率管理
  番茄土豆、高效Todo等应用,结合时间管理方法(主流是番茄工作法)和GTD任务管理法,在一个工具内完成收集想法、计划工作、完成任务、回顾历史的工作。
  其他:这些应用的梳理仅是针对"时间"、"效率"等关键词下的应用,并不完全统计时间相关的应用工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对时间的工具性展开了充分的想象,但无一例外地集中在记录事件上。
  两大痛点:场景和社交
  通过对市面上绝大多数时间应用分析后,我们不禁思考:生活到底给"时间"多少需求?
  新闻、广告学中常常将世间所有发生的动态事件用一个5W进行描述,When、Who、Where、Do What、in Which Way,其中后三者地点、事情、方式以具体行为内容聚合,而前三者往往是人们行为的三个维度,事件、地点、人物。这也构成了我们寻求需求的基本要素,地点与时间、人物构成了时间场景的需求,地点和人物、行为构成了出行、洗衣、外卖等O2O的所有行业,人物、时间和事件则构成了个人社交需求,时间和事件、地点则构成了公共行程需求
  总结下来,与时间相关的便是时间场景需求、个人社交需求、公共行程需求,而这些在我们现有的App应用中都展开想象了吗?有的,其实真的有,但是我们发现太多的场景需求没有进行挖掘,太多的社交需求没有进行挖掘,所有的工具型App都在寻求社交,而他们的社交都在单纯地停留在分享。
  
  随着我们的手机从1G的模拟信号网络,到2G的SMS时代,再到3G、4G、5G的数据通道爆炸,我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赠予手中那个磨人的小妖精,时间碎片化分布,信息爆炸性增长。碎片化的时间对于场景的需求,催生了微博、微信这类新兴社交媒体,可可英语、简书这种碎片化学习、阅读工具。但是所有的行为触发和实现都在互联网上,那么场景为何不可以O2O呢?这是时间场景需求的蓝海所在,也有很多人发现契机企图分一杯羹,在上部分中的日程管理App"时间表"就企图通过"发现"来发现蓝海,不过功能的鸡肋、不人性化使其终究没有爆红,倒是曾经的网红Sunrise在这一方面做得深受认可。
  其实说场景没有人进行深耕,微软的Outlook要出来反驳了。收购sunrise后两年将其融入Outlook后,微软让这个邮件应用更加商务化,它不仅可以作为行程管理应用,也可以作为办公通讯工具,甚至还有Wunderlist、Evernote、Facebook的身影在。商务时间场景上微软已经为我们充分打开了脑洞。
  我们都知道"时间"本身是一个工具型应用,哪怕现在市面上那么多的效率、行程管理应用都是一个工具,工具是刚需,却不是高频应用。而真正的高频应用是社交应用,所有很多工具应用开始寻求社交以避免被遗忘,成功的比如音乐应用网易云音乐、视频应用哔哩哔哩动画等。所以"时间"的社交需求早已昭如明日,却又隔靴搔痒。
  "时间"应用的价值所在
  洞悉所有的应用软件,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在企图节省时间:更节省时间的购物淘宝,更节省时间的出行约车应用滴滴打车,哦,忘了最火的VR旅游,还有更接受时间的看新闻今日头条。
  而在人工智能的规划中,未来的管家至少要知道你的行程,并能为你安排行程,闲时还能推荐行程,它要知道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也要知道你的时间应该去哪儿,从而监督你。就像原来的语音管家,不过最早是录音设备、语音拨叫服务,所以"智能管家"的初始形态应用也应该出现了,而巧合的是,这些管家的"职责",正直击社交、场景两个痛点。
  Sunrise无疑是最为人知晓的、最接近"人工智能管家"形象的应用,虽然它的灵魂已注入Outlook,但它却从管家变为了工作中的纪律督查委员。前不久,一款"中国的sunrise"登陆AppStore,这就是"加减时光",许多不知名的小软件往往是未来某爆款应用的雏形,更何况这款应用更接近未来"智能管家"的形象。它不仅可以提醒用户的日程,还可以多人协同的方式邀请他人参与工作、业务活动,不仅局限于小群体间的个体社交,还智能推荐未来日程,邀请你参与公共社交行为。同时,不局限于中长期的时间统计、大小行为的时间统计,"加减时光"还设计了人物对象时间统计。当然,和sunrise一样,它也满足用户的跨平台运用需求。
  但这是不是对时间的场景和社交的终极挖掘,还有待考察。我们知道一款工具型应用要社交化,但要明确的是其核心不是社交,但社交能让其快速制胜。工具应用本身要先满足个体社交,再满足群体社交,网易云音乐即使没有社交,对于用户依然有价值。所以针对对于某一垂直场景的极致挖掘,仍需要恰当的社交,以近年来最火的"大姨吗"来说,某种程度上其也算得上是时间垂直场景的深度挖掘,它不仅具有工具属性,甚至开设了社区,具有了UGC的功能。但是"时间表"同样开设了社区却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时间表"对个人的社交需求还没有满足。
  也许不久以来,"加减时间"与语音助手Siri、Google Now融合,与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我们将真正拥有一个"智能管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682 | 回复: 699

QQ|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用户协议|AMT咨询|商务合作|会员入驻|积分充值|积分商城|积分奖励规则|TradEx全球购|加入QQ技术群|添加企业微信|加入微信技术群|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 沪ICP备12020441号-3 )

GMT+8, 2024-5-22 08:28 , Processed in 0.030061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论坛声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属纯技术性非赢利性论坛,请勿发布非法言论、非法广告等信息,多谢合作。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且会员单独承担发表内容的法律责任,与本论坛立场无关;会员参与本论坛讨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凡涉及政治言论、色情、毒品、违法枪支销售等信息一律删除,并将积极配合和协助有关执法机关的调查,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论坛资源由会员在本论坛发布,版权属于原作者;论坛所有资源为会员个人学习使用,请勿涉及商业用途并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和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处理和回复,谢谢合作!

合作联系: 双日QQ客服:3419347041    单日QQ客服:3500763653    电话021-37709287    合作问题投诉:QQ:2969954637    邮箱:info@amtbbs.org    微信公众号:AMT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