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询价加入QQ群加入微信群 简体中文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AMT—领先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发表于 2016-5-2 1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在那个iPhone SE 都还没出门的春天, iPhone 7 的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
  其中,传得最火,说得最热闹的还是这一个:
苹果将会下一代iPhone 上取消3.5mm 音频接孔。
  这听起来,可是一个"惊吓度"很高的消息啊。当耳机玩家在吆喝:"又可以换耳机",当耳机小白要呐喊:"又要换耳机"时,当大家都在迷惑:
为什么要换接口?3.5mm 接口哪里不好?为什么大家都要改USB 或者是Lightning 接口?那换了接口之后,我自己的耳机还能不能用?.
爱范儿就借今天的这个机会,跟大家谈谈:
为何大家都想取消3.5mm 音频接口?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影响?
  想砍掉3.5mm 的,苹果绝对不是第一家
尽管,苹果这个"砍掉3.5mm 接口"想法传得特别火,但第一个这么做的、想这么做的可不只有他们。
   0dce889ca70ba96_w1000_h750.jpg
  在智能手机还没有像今天普及的年代,诺基亚和索尼爱立信就已经开始尝试用数据接口来连接耳机。这个群体中,也不乏一些"强调音质"的音乐手机。其中,索爱的Walkman W810 就是一款提供"数据接口 3.5mm 接口转换器"的音乐手机。
   74a362278902335_w1000_h750.jpg
  2011 年6 月,OPPO 就推出了一款用USB 作为音频接口的Android 手机OPPO Find。之后,他们在OPPO R5 上也用了这样的设计。
  不过,在这两个不强调手机音频解码年代,把3.5mm 这个模拟信号输出接口换成数字接口的作用并不大。毕竟在那个年代,人们不会为了听歌而给手机上一个体积大两倍的耳放。走在路上,这也没有带个蓝牙耳机来得酷炫。
   2530ed21fb0fe16_w1125_h750.jpg
  (插图来自:Evolife)
而到了2013 年,vivo 推出了一款主打影音的的智能手机vivo Xplay。这款手机抛开了"手机想提升音质,就该加特效"的不良传统,开始从解码、放大等音频的基本功中下功夫。
  与此同时,vivo 这一举动,也让不少普通用户开始关注手机的音频听感表现,一些外置DAC、耳放等小型"音质补品也应运而生。这除了有索尼、安桥、铁三角这个做便携耳放的传统品牌以外,森韵、阿斯翠Astrotec 等国内音频厂商也开始推出相关的产品,也让这个话题重新热起来。
  最后,来到了2016 年初,自各家外国媒体不断地传"iPhone 要取消3.5mm 音频接口"这个消息后,让这个话题再进一步升温。现在不仅仅是各家媒体都在关注,不少手机品牌、芯片企业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领域。
   f236dd47096f56d_w1200_h691.jpg
  (插图来自:anandtech)
最近发布的乐视超级手机2 就是支持USB Type-C 的手机产品之一,而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也在筹备相关的技术,准备进军这个"USB Type-C 音频圈"。加上市面上其他数字连接耳机产品,这个话题再一次火了。
  所以,如果苹果真的要取消3.5mm 转头数字接口的话,他们绝对不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当然,作为用户的你也不必担心,苹果或其他厂商在更换接口之后会没有耳机可以使用。因为现在已经不少的音频厂商开始跟进了,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产品供用户选择。
  为什么都要向3.5mm 接口开刀?
  现在,大部分的手机、音频厂商都拥有了这个想法。但是,是出于什么理由,他们都想向这3.5mm 接口动刀呢?主要的方向有两个:
化简机内结构,让手机变得更薄
  在传出"苹果取消3.5mm 接口"这消息的时候,就有人猜测苹果是为了厚度而动的刀。
   0d29172fc150b87_w800_h480.jpg
  从iFixit 的拆解图看来,加入强化结构的3.5mm 接口还是会比Lightning 接口要厚一些,但并不会太过于明显。但是,在取消3.5mm 接口之后,电路板上的相关结构也会减少,占据的相应体积也会减少,从而降低机身厚度。而OPPO R5 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将机身厚度控制在4.85mm。
  如果苹果或今后其他手机品牌想这样做,这其中一定会有相似的考虑。
  从模拟信号输出改为数字信号输出,为的就是音质
  接口的改变除了能够影像机身厚度,还让传输信号发生了质的改变。通过3.5mm 接口传输的是已经处理好的模拟信号,而通过Lightning 接口、USB Type-C 等这类接口输出的则是未经过完整加工的数字信号。
  当然,这样做最终还是为了音质。对比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具备更多的可塑性,为用户提供的可能性和玩点也会更多。具体的改变,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让手机用上更加专业的外置解码
  在2013 年之前,很少Android 手机厂商会去主动谈音质、谈听感。这里,主要还是跟手机本身有关。
  手机这种移动性需求极高的产品,制造者无时无刻都想把它变薄。要在内部空间早"寸金尺土"的状态下,让手机塞下音频的专用芯片、专用电路的话,是一种不太现实的做法。
  要不是屏幕尺寸持续飙升,要让手机吃上独立的音频模块这种想法,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够实现。
   9264ab55ce4acc9_w1129_h750.jpg
  不过,如果手机只是作提供音频文件之用,将所有解码、放大等工作都移动手机外部去做,这个问题就能够好好解决。即便手机变得再薄,体内空间再小,它也能够"拥有"独立解码系统,还是能够提升音质的。
  针对外置解码这个点,各家厂商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但整合起来,会有这三种常见的方式:
I. 索尼、飞利浦、JBL、乐视等:带解码芯片的DAC 耳机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做法。将传统的耳机产品与一些小型的外置解码器相结合,变成一种能够独立处理音频文件的耳机产品。接上这类耳机之后,手机将不再接管音频处理的相关工作。通过数据接口将文件传输到耳机之后,让耳机去接管解码等后续相应的处理工作。
   15d97dc413ccbd0_w1129_h750.jpg
  这样做,能尽可能减少手机内部电路对声音的干扰,同时也能够不再受内部集成解码芯片的限制,因而能支持更高规格的音乐。
  毕竟,手机只是一个文件提供方,它不参与解码等处理工作,因此也无需考虑内部解码的问题。只要解码耳机能够支持,那么让手机用上DSD 音频、Hi-Res 音频这种高规格音频,还是有可能的。
   ed63802fbfec38b_w1200_h750.jpg
  (插图来自:Head-Fi)
对此,传统的消费级耳机制造商已经推出了这方面的产品,包括索尼的MDR-1ADAC、飞利浦Fidelio M2L,这都是较为普遍的带DAC 模块的耳机产品。
   1ce4d06943d40fb_w1200_h750.jpg
  最近,乐视推出的CDLA 耳机也是加入到这个战团当中。同时,近似最新一代EarPod 造型的乐视CDLA 耳机打破了人对于DAC 耳机的常规理解:DAC 耳机不一定是大型的头戴耳机,普通的小型耳塞也能够做到,这也算是一个进步。
   4b3b1a4b3465aed_w1200_h750.jpg
  另外,如果要在这几种外置解码方案中选一种,那外置解码的DAC 耳机应该是苹果最容易实现,也是最可能实现的一种。
  苹果在2014 年五月份,用30 亿美元收购了Beats。那次收购的内容包括2015 年11 月推出的流媒体服务之外,还包括一些无线耳机的制造资源,但就没有谈及有线耳机、解码耳机的制造方案。
   57d2311797bbe19_w903_h750.jpg
  不过,按照苹果目前的做法和实力,再加上他们和音频芯片制造商Cirrus Logic 的关系,要集合三者的技术制造出一款带解码的EarPod 或者是头戴式耳机,这也不是难事。
  II. 创新Creative、森韵、阿斯翠astrotec 等:小型DAC 解码产品
  当然,想外置解码的话未必一定要选择带DAC 的耳机。之前,爱范儿就在《如果,全部手机的3.5mm 接口都消失了,我们该怎么办| 清单》中就已经提到了一款小型的外置DAC 产品。
   0081f910cc34c6e_w1064_h750.jpg
  这种小型外置DAC 未必能够达到"耳放"的需求,为用户驱动阻抗较大的耳机产品,但是要实现外置解码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类产品的体积相对较小,和手机"捆绑"起来也不会显得像传统移动式耳放那样累赘。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解决方案。
  另外,它能够提供3.5mm 音频接口。用户接上之后,就等于多了一个转换器,依然能够使用3.5mm 的耳机。
  III. 安桥、铁三角、OPPO HA 系列、索尼PHA 系列等:传统的移动式耳放产品
  如果要让上文提到的小型外置DAC 更进一步,那应该就是目前常见的移动式耳放产品。
   44f6440261ccedf_w1200_h750.jpg
  他们不仅仅是面对手机,同样也为一些音频播放设备提供支援。他们在解码等方面会更加专业,而且能够提供多种输出模式,可玩性也会比以上提到的两种产品要多不少。但是,碍于体积和价钱的问题,这类产品要在普通用户中普及,可能性不大。
  2)确保解码能力的同时,也要提供稳定的供电与推力输出
  除了提升解码能力,通过数据接口提供稳定的供电输出,能够确保其稳定的推力输出。
   ac3177e2b890461_w1200_h729.jpg
  (插图来自:Engadget)
根据Engadget 的报道,英特尔在最新的开发会议展上展示了USB-C 耳机插孔设计,用于取代传统的3.5mm 耳机插孔。英特尔希望通过这种新技术,用USB Type-C 接口直接为耳机通电和通信。实现外置解码的同时,也能够为耳机提供更稳定的供电,确保声音的质量。同时,耳机也可以再进一步压缩体积,无需再为内置电池考虑。
  除了英特尔的技术,目前用数据连接的DAC 耳机基本上都不需要考虑供电和推力等因素,内置电池已经能够解决这一部分的问题。这也是能够有效解决手机推力不足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手段。
  3)数字解码的后续: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提升解码质量以外,数字输出至外部解码也能提供更多的可玩性。
  例如,索尼的PHA-3 能够在解码后实现"左右平衡输出",将声音分离成左右声道输出到耳机当中。根据官方的说法,这样做能够为声音增加"空气感",意思就是在扩大声场表现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其"宏伟感"。
   16aa69d00e42ea9_w1129_h750.jpg
  尽管在专业发烧友面前,这只不过是一种数码味极重的修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算是一种解码后续的玩法。相信,大部分用户都不会抗拒这种后续的可能性的。在未来,相信这种"可能性",将会更加多种多样。
   52402b534037468_w1200_h675.jpg
  以上提到的,基本上都是模拟接口转换到数字接口后的特点、优势。
  如果今后的发展真的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手机上的音质比拼,将会由之前更玄学、更偏重结果的"听感大战",变成更加实质、更加有针对性的"解码大战"。
  改个接口,就能有这种效果?未必!
根据以上的分析,数据接口的确具有很大的潜力,也能够为手机音频等方向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
  但事实上真的能够有这种效果?具体能够换来的效益真的预想中大?
  不,以上只是把手机也当作一款注重音频表现的移动产品去考虑。但如果考虑的手机的使用人群、使用环境等因素,就能够发现,其实这种提升其实并不明显。
  1)去掉3.5mm 接口,并不能变薄
  按照OPPO 的做法,通过取消3.5mm 音频接口能够进一步压缩手机的厚度,这种做法在当年是可行的。毕竟,当时的手机还未达到今天这个水平,还是有足够的余量去压缩的。
   f9277673daee818_w1200_h675.jpg
  (插图来自Youtube)
但是,到了今天,手机的续航能力逐渐增大,而手机屏幕的尺寸也快到达了人能够单手操作的极限。在这种状态下,取消3.5mm 接口的确能够通过节省内部空间来压缩体积。但是在屏幕不能再增大,电池不能再缩小的前提下,如果还要继续压缩,必定会影响到体验。
  所以,通过这种方法去压缩厚度,相信收到的成效不会太大。如果单纯为了厚度而取消3.5mm 接口,也未免太过武断了。
  2)改了数字接口,换了外置解码就提升"听感"?未必
  的确,从音频质量的角度去考虑,加入更加专业的外置解码的确能够提升音质。但是,这种音质的提升未必能够转换成听感的实际提升。而且,因为产生了不少附加问题,也会让不少的消费者却步。
  I. 普通音频用户未必能够感受到听感的差异
  对比专注于音频表现的发烧友,大部分被称之为"木耳"(就是指对音频差异没有太大感觉的用户)的手机用户,对解码这种更加专业的指标,他们并不敏感。要在现在这个年代察觉解码上的变化,其实并不容易。
   b761c185e9bb138_w1200_h750.jpg
  之前,笔者在爱范儿进行了一次相关的测试,借此了解各类用手机听歌的用户对音频文件质量的感知。这次测试除了有普通的直接听感对比之外,还加入了飞利浦的Golden Ear 金耳朵测试。而受测者有发烧级的音频用户,普通的音频爱好者以及对这方面没有太大兴趣的手机用户。
   f956c38da3688ab_w1200_h583.jpg
  结果表明,用户比较容易发现区别的是三个阶段:
64kps 到320kps 这个区间:这项是音频发展的早期,由于音频质量很低,因此每一步的提升,人都比较容易感知,只要是简单一听还是能够听出来的。320kps 和普通无损ape、FLAC 文件两者的区别:由于两者相差了还是有一个较大的距离,部分歌曲的损失会比较明显,所以普通的音乐爱好者还是能够听出区别的。普通无损到Hi-Res 规格音乐的区别:第三项对比,Hi-Res 会比普通无损高出70% 的信息量,而同样在部分音乐中,Hi-Res 的高频延展会比普通音乐要明显不少,所以音乐发烧友、少部分的音频爱好者还是能够区别。
  但是,这个测试只是一个"实验室型"的测试。意思就是让受测者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带着当时最好的耳机坐下,认真去听得出的结论。如果要是走在路上,或者在户外、分心于其他活动时,这种区别感知就会下降,那么分别也就不明显了。
   7c770fff583a704_w1126_h750.jpg
  (插图来自:Headphonescout)
而大部分的手机用户都只是处于普通阶段,他们更注重的是歌曲的内容或当时渲染的环境,而不是歌曲的表现质量。所以从这几点总结下来,解码的提升对于用户,尤其是使用场景复杂的手机用户来说,提升真的不太明显。
  II.设备购置成本,用户不愿接受
  除了对普通用户的区别不明显之外,使用成本和购置成本增加也是其中降低成效的原因。目前,一副带DAC 的耳机产品将大约在1000 元到2000 元之间,而一个简单的外置DAC 产品也在数百元到千元左右,移动耳放就更加贵了。
  (插图来自:Alluremedia)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他们并不会愿意去增加预算来选购这些设备。即便是全民取消3.5mm 之后,他们也可能只是局限于官方的配塞,不会作其他改变,那么听感体验的提升也可能无从谈起。
  III.改变现在的使用习惯而带来的不便
  使用这些数据接口的耳机之后,部分使用方式会发生改变。例如:
你不能够一遍充电,一边打电话听音乐。使用蓝牙连接的话,也未必能够享受到有线外置解码提供的效果不习惯给手机添加转换口、外置DAC 的用户,会因为要"捆绑"(音频圈内对前端播放器连接耳放的说法)而感到使用和携带的不便使用自供电的DAC 耳机,也要考虑耳机的续航。不能忍受手表"一天一充"的用户,相信也更不能忍受"一天一充"的耳机吧
这些体验上的改变,也是这种革新的推进阻碍。用户得不到一个很好的体验,他们也不能够从这些牺牲中换来一定的成效,相信他们也不会愿意做出这个改变的。
  IV. 数字输出的稳定问题
  还有,数字输出并不是"绝对稳定"的代名词。模拟信号容易被干扰的同时,数字信号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其中,时间抖动(JITTER)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简单的说,它会让声音出现一定、细微的延迟。
  普通用户未必能够感觉到,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你要解决,可能就要像传统Hi-Fi 一样加入一些相关设备去解决,这也是一个很麻烦并且很"吃力不讨好"的东西。传统Hi-Fi 这样做可以,但是手机也这样弄,也未免矫枉过正了。
   4bd78413944aecf_w1129_h750.jpg
  总而言之,数据输出也不是万能的,它的确能够带来音质的提升,但是它未必能够转化成你的听感提升。因为,听感本来就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它和你吃东西的味感差不多。除了菜本身好不好吃以外,还夹杂这你的味觉偏好,所以很难通过一个指标就能确切地提升的。
  所以,如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换了个接口,上了外置解码都不能大幅度提升听感的话,那还不如给手机加个音效来得简单粗暴了。
  3.5mm 接口的退场,更像是一种大趋势的体现
如果只是把3.5mm 接口的退场,只是看作一个让手机变薄的简单措施,或者是扩大手机音频的可能性的话,那样的效果未必能够达到效果。毕竟手机是一个移动性极强的产品,它面对的受众更是夹杂着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的混合群体。如果单凭这两点去就判断接口退场的意义,那也只能看到失败的片面,这样的评价也不太客观。
   496ec8dea1e9135_w1200_h720.jpg
  3.5mm 接口的退场,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发展方向。这包含着,业界中盛行的"接口化简"的思维,用综合性较强的数据接口去取代3.5mm 这种功能较为单一的模拟信号接口,这就是一种趋势。而3.5mm 接口缺乏技术更新能力,这也是它消亡的原因之一。
   e85f4a414d6874f_w1125_h750.jpg
  除此之外,这次转变也看到了大型设备制造商对移动音频、对手机通讯的一种新型的探讨。在未来,不仅仅在接口,他们可能会作出更多的尝试。
  3.5mm 接口的轮换,只是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需要苹果、英特尔这些大厂的推动才能走下去。在未来,我们可能USB Type C、以及新型音频接口4.4mm 更多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78 | 回复: 80

QQ|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用户协议|AMT咨询|商务合作|会员入驻|积分充值|积分商城|积分奖励规则|TradEx全球购|加入QQ技术群|添加企业微信|加入微信技术群|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 沪ICP备12020441号-3 )

GMT+8, 2024-4-29 03:22 , Processed in 0.031415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论坛声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属纯技术性非赢利性论坛,请勿发布非法言论、非法广告等信息,多谢合作。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且会员单独承担发表内容的法律责任,与本论坛立场无关;会员参与本论坛讨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凡涉及政治言论、色情、毒品、违法枪支销售等信息一律删除,并将积极配合和协助有关执法机关的调查,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论坛资源由会员在本论坛发布,版权属于原作者;论坛所有资源为会员个人学习使用,请勿涉及商业用途并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和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处理和回复,谢谢合作!

合作联系: 双日QQ客服:3419347041    单日QQ客服:3500763653    电话021-37709287    合作问题投诉:QQ:2969954637    邮箱:info@amtbbs.org    微信公众号:AMT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