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询价加入QQ群加入微信群 简体中文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AMT—领先的高科技先进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发表于 2018-1-11 15: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是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上海幼升小事件,还是每次都会牵动大众神经的天价学区房,归根结底,最大症结就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

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充分利用。通过互联网,最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和帮助最多的人。尤其对于乡村和偏远地区等最缺教育资源的地方而言意义非凡。

但互联网教育也只完成了连接的工作,入驻平台的老师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随时随地解答学生的所有问题,也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的应用或将使这个问题真正迎刃而解。

人工智能在去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成了热词,但它并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经有了。只是那个时候市场还没有需求,完全是科学家驱动,再加上关键技术没有突破,所以不为世人所熟知。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有了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促使人工智能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微博)采用智能投资算法获得了比他的私人理财顾问高八倍的收益;陪护机器人开始成为老人、儿童的新伙伴,陪他们度过了或孤独或患病的难熬日子;世界第一家机器人酒店也在日本开业,从前台到后勤的工作岗位全部由机器人担任。

根据美银美林估计,到2020年,全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1530亿美元;艾瑞咨询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91亿元人民币。

那么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能解决什么实际需求呢?

沪江网校创始人伏彩瑞曾说:“我们创造好老师的速度完全赶不上生孩子的速度。”的确,老师是有限的,好老师更有限。

而人工智能将使孩子们在一开始就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人工智能迟早会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随着硬件、软件、网络带宽成本的下降,人工智能的成本几乎就是电费了。即使再贫困的人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分配不均就都得到了解决,也就没有什么学区房之说了。

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人工智能在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必将超越人类。首先,人工智能可以帮老师节省很多时间,老师的工作量会大大减少。比如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备课这一类重复枯燥的活儿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

与此同时,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可能。人工智能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和学习意愿。学生会的东西不会再出现;不会的东西,机器则会一直提醒,直到学会为止。这样,每个学生看到的内容、做的习题都是量身定制的。

另外,通过人工智能,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了解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深入。因为人工智能将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可以直接读取,而不会因为学生太多顾不过来。

目前,已经有企业在做让人工智能参加高考的测试。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人工智能要是通过了高考,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就是考试的机器?

这个问题的逻辑不一定严密,但巧妙地折射出了现行教育体制的一些问题。如果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改变,人工智能完全取代老师几乎是必然。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教育所培养的人也必将被人工智能淘汰。

当老师们从繁重的重复性分析型工作中解放出来,实际上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上。比如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情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成为有美好人格和创新能力的个体。

实际上,这和著名的蒙特梭利教学方式不谋而合。老师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蒙特梭利的教室里,老师做的就是“准备环境-引导孩子-观察-改进环境-再引导-退出-再观察”。极少干预和不断引导让孩子能最大限度地拥有独立性、专注度和创造力。

有了人工智能,每位学生就好像有了一个贴身伴读机器人。既然人工智能的智商将会是人类智商的100倍,不少职业也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那么究竟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才能不被替代呢?

现在,IBM沃森1秒可以读8亿字节,人脸识别软件可以在短短数秒内识别300万张人脸中的任意一张面孔,Facebook研发的新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读取人的脑电波,这些人类都是无法做到的。

而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有自我意识,有好奇心。好奇心让人有了探索的欲望,可以将未知变成已知,可以制定规则或破坏规则,但机器无法做到从零到一。工业革命让机器替代了我们的肌肉,人工智能让机器替代了我们的大脑,但是我们的情感和心性,机器却代替不了。

我们以前受教育,主要是在求快、求多、求聪明。如今在这三个方面,我们根本无法媲美人工智能。所以,我们只能求少、求缺、挖掘并发挥好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

这未尝不是一种幸运,一则我们能从事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工作;二则我们将迎来人文科学的强势回归,新文艺复兴时代会来临,那样的一个社会挺值得期待的,不是吗?

伊恩·戈尔丁和克里斯·柯塔纳在《发现的时代》证明了,我们应该如何从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的时代汲取勇气、智慧和灵感,进而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黄金时代。【责任编辑/杨雅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322 | 回复: 402

QQ|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用户协议|AMT咨询|商务合作|会员入驻|积分充值|积分商城|积分奖励规则|TradEx全球购|加入QQ技术群|添加企业微信|加入微信技术群| 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 ( 沪ICP备12020441号-3 )

GMT+8, 2024-4-19 12:30 , Processed in 0.958946 second(s), 46 queries , Redis On.

论坛声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论坛》属纯技术性非赢利性论坛,请勿发布非法言论、非法广告等信息,多谢合作。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且会员单独承担发表内容的法律责任,与本论坛立场无关;会员参与本论坛讨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凡涉及政治言论、色情、毒品、违法枪支销售等信息一律删除,并将积极配合和协助有关执法机关的调查,请所有会员注意!
本论坛资源由会员在本论坛发布,版权属于原作者;论坛所有资源为会员个人学习使用,请勿涉及商业用途并请在下载后24小时删除;如有侵犯原作者的版权和知识产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做出处理和回复,谢谢合作!

合作联系: 双日QQ客服:3419347041    单日QQ客服:3500763653    电话021-37709287    合作问题投诉:QQ:2969954637    邮箱:info@amtbbs.org    微信公众号:AMTBB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